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章 > "清廉教育党史故事:那些鲜为人知的廉洁典范如何照亮新时代" 正文

"清廉教育党史故事:那些鲜为人知的廉洁典范如何照亮新时代"

来源:云端Lab   作者:文章   时间:2025-11-03 23:54:22

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清廉今天,重温党史中的教育清廉教育故事具有特殊意义。这些跨越时空的党史典范廉洁典范,不仅是故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为当前的那鲜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生动教材。从井冈山时期的为人"一根灯芯"到延安时期的"特等残废金",这些清廉教育党史故事虽简短却震撼人心,廉洁亮新它们以最质朴的何照方式诠释着"革命不是为着发财"的真理。

三个不容遗忘的时代清廉教育经典场景

1935年红军长征过草地时,负责物资分配的清廉董必武坚持"干部最后领取"原则,自己只分到半截皮带;1942年陕甘宁边区遭遇经济封锁,教育林伯渠将政府配给的党史典范马匹改为毛驴,省下的故事经费全部上交;1950年代初期,邓颖超退回周恩来工资中多算的那鲜两年党费。这些清廉教育党史故事看似简短,为人却构建起共产党人"吃苦在前、享受在后"的政治伦理。

从"一根灯芯"到"三不准则"的制度演进

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带头遵守"一根灯芯"规定,到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制定的"不吃请、不受礼、不特殊"三不准则,清廉教育始终伴随着制度建设。1949年入城前,北平军管会干部集体学习《甲申三百年祭》,这种将历史教训转化为廉政教育的做法,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。

清廉教育为何在党史中历久弥新

这些简短的清廉教育故事之所以具有恒久生命力,在于它们超越了具体历史情境,直指权力本质问题。谢觉哉在日记中记载的"公家一文钱,百姓一身汗",道出了廉洁政治的人民性本质。当下重温这些故事,不仅能增强"不想腐"的自觉,更能理解"江山就是人民"的深刻内涵。

当我们翻开这些清廉教育党史故事的简短视频,看到的不仅是过往的历史片段,更是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密码。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,这些故事犹如永不熄灭的灯塔,持续为党员干部提供精神坐标和行为准则。它们提醒我们:清廉不是高标准,而是每个党员必须守住的底线。

标签:

责任编辑:娱乐